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11号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就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作出深入阐述,总书记指出,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湖南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创新之路,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9月13日,我实验...
癌症目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我国每年所需的相关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元,这给我国带来了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癌症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未知性以及不彻底性会增加癌症治疗后的副作用和复发风险。利用活体成像技术实时/原位监测癌症诊断和治疗,可及时根据成像设备的反馈信息来调整治疗方案,控制药物使用...
作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好邻居”,火星从上世纪开始,便一直被很多人关注,设想将火星变成第二个地球。火星上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CO2),其次是氮气(N2)。近日,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双印教授首次在常温常压条件下通过电催化手段将氮气与二氧化碳直接偶联转化成尿素。相关研究以“Coupling N2 and CO2 in H2O...
今天上午,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在长沙召开,对2019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进行表彰,我实验室2项成果获2019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讲话,省委副书记乌兰主持会议。 我实验室王双印教授主持完成的“电催化剂缺陷调控”项目...
如何实现新冠病毒感染简易检测,提高确检速度;怎样让机器人参与救护,提高防控效率,降低医护感染……针对科学防控所急需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连日来,湖南大学出台《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号召全校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疫情防控现场,并紧急启动了新冠肺炎科研应急...
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我湖南大学8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主持项目并列全国高校第4。我校主持完成的5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二等奖。 我湖南大学共有8项成果获奖,主持完成5项,参与完成3项。其中,主持完成的2项...
近日,2019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评审结束,我实验室蒋健晖、张晓兵教授牵头的2个项目获批。湖南大学共获批6项,较上年增长3项,立项经费达1.08亿。此外,湖南大学主持的1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获批,立项经费达4979万元。项目:多模态融合的机器人自然交互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李树涛教授...
王双印,男,湖南大学教授,1983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商丘市。王双印教授长期从事电催化剂缺陷调控方面的科学研究。从理解缺陷-构筑缺陷-利用缺陷的视角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自主搭建微区电化学平台,明确边缘缺陷碳的高活性,建立了碳本征缺陷-催化活性-表面电荷之间的构效关系。实现了缺陷的选择性构筑,...
2019年12 月20日,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全体委员会议在湖南长沙胜利召开。会 场 张晓兵院长主持学术委员会会议 邓卫书记致欢迎辞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唐本忠教授;学术委员会顾问俞汝勤教授、吴海龙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谭蔚泓教授...
12月18日晚,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我实验室教授尹双凤来到明德中学,为同学们作了题为《魅力化学 精彩人生》的主题讲座。活动现场。尹双凤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习经历,介绍了大数据时代的化学,阐述了未来化学家的机遇与使命。尹双凤教授作主题讲座。尹双凤教授介绍了生物化学、绿色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