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申请者 |
工作单位 |
课题名称 |
1 |
刘红文 |
湖南师范大学 |
近红外固态发光探针的构建及动脉斑块的原位成像 |
2 |
冯光富 |
湖南农业大学 |
“双钥匙-单锁”近红外G-四链体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在乏氧环境下对癌细胞和肿瘤中G-四链体DNA的“精准”成像研究 |
3 |
杨雁冰 |
武汉大学 |
用于新冠病毒快速检测及突变株区分的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元件 |
4 |
李珂 |
中南大学 |
Cathepsin B 激活型近红外固态发光荧光探针的构建与原位成像分析应用 |
5 |
赵耀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金属抗肿瘤药物损伤DNA的作用蛋白质研究 |
6 |
刘爽 |
武汉理工大学 |
AIE 型 NIR 荧光探针用于肿瘤细胞溶酶体靶向和声动力治疗 |
7 |
任克维 |
南京理工大学 |
基因编码 RNA 逻辑门用于细胞成像与精准消融研究 |
8 |
邓宏章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肿瘤术后免疫微环境调控防止复发与转移 |
9 |
李静 |
扬州大学 |
逻辑可控的自供能DNA纳米机器用于肺癌肿瘤成像 |
10 |
李浩 |
中山大学 |
靶向细胞受体的新型核酸适配体分子工具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
11 |
许志刚 |
西南大学 |
单线态氧响应型纳米凝胶用于肿瘤诊疗研究 |
12 |
胡博 |
青岛科技大学 |
功能纳米材料精准诱导“免疫原性细胞焦亡”用于肿瘤免疫治疗 |
13 |
赵鹏飞 |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抗体-细胞偶联型 CAR-LrNK 细胞用于选择性杀伤活化肝星状细胞及肝纤维化治疗机制研究 |
14 |
贾铁争 |
南方科技大学 |
可适用于核酸适配体的荧光标记方法研究及生物成像应用 |
15 |
王正军 |
温州大学 |
有机硼酸修饰BODIPY荧光探针的构建及活细胞中氟离子可视化检测研究 |
16 |
王本花 |
中南大学 |
新型荧光共轭聚合物的构建及其在血液细胞流式细胞术中的应用研究 |
17 |
曹忠 |
长沙理工大学 |
选择性检测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微纳传感新方法 |
18 |
吴永祥 |
宁波大学 |
构建近红外纳米体系用于阿尔兹海默症中Aβ的多模成像研究 |
19 |
胡蓉 |
南华大学 |
光控AIE纳米药物的构建及抗肿瘤应用探索 |
20 |
孔维恒 |
曲阜师范大学 |
siRNA核酸药物载体构建及递送机制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