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时间 |
姓名 |
单位 |
题目 |
1 |
1月5日 |
陈仙辉 院士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Tunable superconductivity and phase transitions by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
2 |
1月6日 |
胡文平 教授 |
天津大学 |
分子材料的晶体工程 |
3 |
1月6日 |
卢小泉 教授 |
天津大学 |
功能纳米材料界面化学传感器的设计 |
4 |
1月9日 |
谢海燕 教授 |
北京理工大学 |
生物探针构建新策略 |
5 |
3月17日 |
朱锦涛 教授 |
华中科技大学 |
高分子/无机纳米粒子的受限组装 |
6 |
3月22日 |
朱永法 教授 |
清华大学 |
有机超分子红光催化降解及癌症治疗的探索 |
7 |
3月30日 |
唐智勇 教授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手性纳米材料的光学活性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
8 |
5月17日 |
章宗穰 教授 |
上海师范大学 |
追踪工程前沿,推进创新探索---美国工程前沿讨论会及其对化学家的启示 |
9 |
5月23日 |
汪乐余 教授 |
北京化工大学 |
纳米探针的构筑与分析应用 |
10 |
5月23日 |
Jeffrey Anker |
Clemson University |
Sensing through tissue: imaging implant associated infection, and monitoring bone healing. |
11 |
6月7日 |
魏辉 教授 |
南京大学 |
纳米酶:下一代人工模拟酶 |
12 |
6月11日 |
张俊良 教授 |
复旦大学 |
新型手性膦配体、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 |
13 |
6月14日 |
张学记 教授 |
北京精准医疗与健康研究院 |
从纳米传感到精准医疗--机遇与挑战 |
14 |
6月26日 |
殷亚东(Yadong Yin) 教授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mart Materials by Nanoscale Assembly |
15 |
6月27日 |
Ying Ge Associate Professor |
UW-Madison |
Novel Strategies in Top-down Proteomics: Enabled by Ultra-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d Nanotechnology |
16 |
6月28日 |
李晓林 教授 |
University of Florida |
人工智能与创新科学 |
17 |
7月2日 |
沈其龙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FLUOROALKYL-SUBSITUTED SULFONIUM YLIDES: A NEW TYPE OF FLUOROALKYLATING REAGENTS |
18 |
7月11日 |
梁高林 教授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细胞内自组装与核磁共振成像 |
19 |
7月11日 |
李从刚 研究员 |
中科院武汉数理所 |
复杂体系中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NMR波谱分析 |
20 |
7月11日 |
高明远 研究员 |
中科院化学所 |
纳米影像探针及其活体成像应用 |
21 |
8月17日 |
王强斌 研究员 |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
Advanced In Vivo Fluorescence Imaging: Seeing is Believing |
22 |
9月6日 |
江焕峰 教授 |
华南理工大学 |
钯催化不饱和烃需氧氧化反应研究 |
23 |
9月7日 |
席振峰 院士 |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
科学研究中的协同效应与深·新·信 |
24 |
9月7日 |
刘 育 教授 |
南开大学 |
超分子可控组装及其功能研究新进展 |
25 |
9月16日 |
贺福初 院士 |
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 |
解放创造力、兴智业文明 |
26 |
9月19日 |
王鹏飞 研究员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 |
Engineering DNA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
27 |
9月19日 |
韩达 研究员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 |
智能核酸系统的设计及生物分析应用 |
28 |
9月19日 |
杨洋 研究员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 |
DNA纳米结构辅助的细胞膜工程与应用 |
29 |
9月19日 |
杨为民 教授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面向工业应用的新型分子筛选高通量开发 |
30 |
10月11日 |
蒋兴宇 教授 |
南方科技大学 |
Microfluidics for multiplexed biochemical analysis |
31 |
11月4日 |
李亚平 研究员 |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基于细胞膜的仿生纳米递释系统抗乳腺癌的肺转移研究 |
32 |
11月8日 |
Jianghong Rao |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
Molecular imaging at the interface of chemistry, biology and medicine |
33 |
11月9日 |
王江云 研究员 |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基因进化在化学中的应用:2018诺贝尔奖 |
34 |
11月12日 |
P. Andrew Evans |
Queen’s University |
New Vistas in the Asymmetric Construction of C-C Bonds: Total Synthesis of Complex Bioactive Agents |
35 |
11月14日 |
陈永胜教授 |
南开大学 |
功能高分子和碳纳米材料:设计、合成及在绿色能源中的应用 |
36 |
11月7日 |
王为教授 |
兰州大学 |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从共价组装、结构表征到功能应用 |
37 |
11月14日 |
杨朝勇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微流控的液体活检新方法 |
38 |
11月14日 |
左小磊教授 |
上海交通大学 |
生物大分子的精确调控与生物医学应用 |
39 |
11月19日 |
彭玲 研究员 |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
Charm of dendrimer nanotechnology in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
40 |
11月21日 |
彭孝军 院 士 |
大连理工大学 |
光驱动智能染料:从靶标识别到肿瘤诊疗 |
41 |
12月3日 |
Yong Wang教授 |
华盛顿州立大学 |
Highly active and durable single atom Pt/CeO2 catalysts for CO oxidation |
42 |
12月18日 |
王树涛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仿生粘附可控界面 |
43 |
12月22日 |
钱旭红 院 士 |
华东师范大学 |
基于杂环分子设计的绿色化学和产品工程 |
44 |
12月25日 |
刘 娜 教授 |
德国海德堡大学 |
DNA origami route for dynamic plasmonics |
45 |
12月27日 |
郭雪峰 教授 |
北京大学 |
单分子电子器件的机遇和挑战 |
|
|
|
|
|
|
|
|
|
|